发布时间:2024-12-16 05:42:07 来源: sp20241216
全国科普日活动掀起了新一轮科普的热潮。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作为创新发展的两翼之一,科普有利于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让科学精神、创新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近年来,科普工作受到了持续关注,尤其是《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印发以来,各类科普活动蓬勃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方式日益丰富,无论科普产品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很多科技管理部门纷纷出台新政策、建立新机制,增强科普质量、提升科普效果。
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与物理科学部近日发布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申请指南,一大亮点就是将“科学传播和科普活动”列为四大资助类型之一。同时,该指南对科学传播和科普活动的“精准性”提出要求,强调申请书撰写必须包括“科学传播及科普活动的必要性与需求,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所采取的传播方式与载体形式,对学科发展、知识传播的促进作用等”。
这些新举措进一步激发科普新动能,极大释放科普新活力,“科普之翼”越来越有力。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社会公众对提升科学素养的需求日益旺盛,对权威科普知识的需求更为迫切,但与之相对应的高质量科普产品和服务供应还不够丰富。
例如,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科普产品质量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个别自媒体甚至为了“流量”,打着科普的名义,通过别有用心的“擦边”手法,贩卖焦虑、传播伪科学。科普方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要强化,一些科普工作者缺乏面对不同对象用精准生动的语言把科学事实讲清楚的能力,习惯于“老方法”“老套路”,不自觉地“板着面孔”进行宣传,从而造成科普作品“说教味”较重。
高质量做好科普工作,归根到底要讲究科学、精准。
科普内容必须科学准确,不能为了“流量”、为了“热搜”,以偏概全、混淆概念,甚至故弄玄虚制造“震惊”式科普作品。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科学研究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更加需要广大科普工作者精心挑选科普内容,大力宣传前沿知识、创新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尤其是对那些以科普名义欺骗群众、扰乱社会、影响稳定的行为,要以高质量的科普作品进行坚决“反击”,从而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价值观。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到科普工作中去,充分利用自身渊博的知识以及所在单位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的优势,既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又对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科技项目进行科学精准解读,深入浅出地为社会公众解疑释惑,营造支持、参与创新的社会氛围。
有了科学准确的科普内容,还需要精准有效的科普方式。由于知识结构、所处环境的差异,不同人群对科普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持续在提升科普方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要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针对科普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差异化、针对性的科普方式,着力满足个性化科普需求,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确保优质内容的精准触达。要从“以我为主”向贴近社会公众转变,想受众之所想,少些照本宣科、正襟危坐,多些春风化雨、娓娓道来,既瞄准科技前沿又善于捕捉社会热点,巧妙地将科学原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帮助科普触达更广泛的人群。要牢牢把握科普正由单一的线下活动向线上线下结合、数字化智能化融合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不断丰富科普作品的形态和传播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帮助公众在深度体验和互动中持续提升自身科学素质,从而使他们从“被科普”向“追科普”甚至“传播科普”转变,积极营造全社会一起关注、讨论科学的氛围。
面对时代之变、人民之需,广大科普工作者需要有更高的站位、更新的理念、更宽的视野,在科学精准上下功夫,不断拓展科普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让人民群众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充分迸发,不断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作者:高杰,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助理研究员)
(项目统筹:记者 陈海波)
(责编:李依环、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