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4:57:24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杭州12月21日电(奚金燕)江南殊气候。暮冬的一场细雨,将整个杭城晕染成了一幅水墨画。水汽氤氲中的西溪湿地,半塘芦雪半塘船,美不胜收。
这似乎很难想象,却又是事实。在经济高度发达的长三角城市中心,竟保留着如此一块秘境,自然美、文化美和人文美相辉映,令人神往,也不禁引人深思: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如何定位?诗与远方如何兼得?
从天堂之城到亚运之城,新时代的杭州故事,也是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故事。 中新网 记者近期随“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采访团一行来到杭州,探寻——江南忆,为何最忆是杭州。
半城山水半城楼 且歌“且留下”
提到杭州,必绕不开“双西”——西湖与西溪。
相较蜚声海内外的西湖,偏安杭州西隅的西溪湿地颇为幽静,四季轮转,皆有不同风景。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双西”虽然风貌不一,但却有着相同的命运,在历史的进程中,都曾一度面临湮没。
回忆起20年前的这片湿地,西溪湿地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巧玲觉得恍若隔世。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城市化建设,西溪湿地出现了“三头经济”——猪头、鱼头、人头。到了2002年,西溪湿地所在的蒋村乡有数百户家庭养猪,大大小小的鱼塘有数百个,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污水横流……
如何让好山好水融入城市,如何让民生需求兼顾自然?这既是对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也是对生态观念的深邃思考。2003年,浙江开启了“八八战略”的重要部署,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遵循指引,杭州市启动实施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20年来持续做好“保护、管理、经营、研究”四篇文章,全力打造世界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典范。随着引水入城、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物治理等综合性措施相继落地,湖光山色逐渐拭去蒙尘,展露真颜。
2月,西溪湿地梅花盛开,吸引游人观赏。 奚金燕 摄现在的西溪湿地,水质从劣五类提升到了三类。相比2005年开园前,至2022年底,西溪湿地维管束植物新增了518种,鸟类增加了134种。一路溯溪而上,疏影横斜水清浅,山色湖光步步随,绿水盈盈,鸟鸣悠悠……
自2005年开园以来,西溪湿地已累计服务游客5500万人次,经营收入超24亿元,形成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曲水寻梅,夏日探幽,秋日摘柿,许多年轻人利用闲暇时光,走进西溪湿地寻求生活与工作的调节。半城山水,如诗如画,也让杭州多了一个“且留下”的理由。
数字治城产业兴城 成就聚才强磁场
一个有吸引力的城市,除了“颜值”,还离不开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和城市治理。
20年来,在“数字浙江”建设引领下,杭州,悄然间,已经在数字治理、数实融合等赛道实现了先发先试。
11月,第二届全球数贸会在杭州举办,汇聚众多前沿数字科技。 奚金燕 摄走进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一面面数字屏幕映入眼帘,这些滚动的数据记录了杭州城市管理、交通运行、政务服务等情况,悄然改变着改变杭州人的生活。
开车出行抬起头,就看到泊位引导牌实时显示周边停车场剩余泊位;“入学早知道”让家长不再为看学校、查政策、搜匹配焦头烂额;一机在手,“一网通办”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杭州创新城市治理手段,让城市变得更聪明更智慧。
从更深层次透析,城市大脑高速运转的背后,是一条条数字产业链的强力支撑。
走进“中国视谷”,一片火热景象,一个世界级视觉智能产业高地呼之欲出。这里汇聚着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新华三等数字安防、工业视觉、自动驾驶、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龙头企业,视觉智能核心产业整体规模已超过6000亿元。
产线上机械臂翻转挥舞、AGV小车灵活穿梭……走进位于“中国视谷”核心区的新华三未来工厂,科技感十足的智造场景刷新人们的传统印象。这个未来工厂集合了5G、AI、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数字技术,实现了单板无人化制造,自动化率达88%,可支撑年50万台服务器的生产规模。
在杭州,像这样的浙江省级“未来工厂”目前已拥有16家,市级“未来工厂”159家。蓬勃兴起的“未来工厂”,也折射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无限可能,吸引着各地的“弄潮儿”前来创业逐梦。
数据显示,十年来,杭州在人才净流入率、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等多项指标上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
城乡融合发展 谱写“幸福协奏曲”
曾几何时,城市与乡村之间,沟壑分明。然而行走在杭州,乡村沃野同样富有“磁力”。
每年盛夏,临平区运河街道新宇村的“奶奶工坊”就到了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候。她们一边唠着家常一边剥莲子,年均增收近万元。而这些莲蓬正是采自当地的千亩荷塘。
或许很难想象,这些荷塘的“前身”曾是一个个黑鱼塘,淤泥沉积,还散发着阵阵腥臭,村民走过都避之不及。2015年,新宇村全面关停了“两鱼养殖”产业,利用黑鱼塘底的淤泥养起了荷花,引进了许多“农创客”,其中就有“海归”洪智浩。
2019年,洪智浩来到村里流转了50亩土地试水,打造“杭畔”西湖果莲,并招募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一起剥莲子。干的是轻体力活,身边是熟悉的姐妹,转眼间工坊就吸引了200多位奶奶加入。如今“奶奶工坊”与盒马合作“以销定产”,2022年果莲销售额突破900万元,破解了“农产品增产不增收”难题。
秋日,临平区新宇村麦田咖啡,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奚金燕 摄新宇村的美丽转身,是时代的剪影。“千万工程”引领下,在杭州,一个个美丽乡村成为创业新热土。农创客、乡村职业经理人持续涌入,引入“麦田咖啡”“露营基地”“研学游”“共富工坊”等新兴业态,带动量大面广的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老人们老有所为,年轻人创业乐业,民众的满意度、幸福感油然而生。
一老一小的“小确幸”,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行阅杭州,城有城的故事,村有村的味道,让人说不清究竟是城市更让人留恋,还是乡村更让人向往。(完)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