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22:28:10 来源: sp20250101
中新网 杭州1月25日电(邵燕飞 傅飞扬)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智慧健康养老、银发经济、居家助老、农村养老等成为热词,浙江不断探索建设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创新养老举措,以实际行动回应民众对养老事业的关注和期望。
在此间召开的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人大代表和浙江省政协委员积极建言,为“最美夕阳红”增色添彩。
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杭州开幕。屠轶钦摄“浙江的养老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浙江省政协委员、民盟台州市委会副主委陈伟鹰看来,养老管理涉及政府、社会、社区、家庭等层面,但目前对管理责任不够明确清晰,存在管理体制不顺、服务人员缺乏、信息平台滞后等问题,影响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陈伟鹰表示,浙江应全力发展养老机构,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委托管理、合资合作、购买服务”等发展模式,引入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机构、组织开展运营,积极构建“低端能普惠、中端要保障、高端有市场”的多种养老机构,大力推进养老机构专业化、标准化建设以及试点村(社)嵌入式服务中心建设。
目前,浙江省60岁以上户籍老人已经达到1340万人,占比26%。预计未来10年,每年将净增70万人以上。按照该趋势,到2035年,该省老年人将超过2000万人。
浙江省人大代表、丽水市松阳县县长梁海刚十分关注山区26县农村养老服务领域存在的服务成本高、可及性差、消费意愿低、支付能力弱、设施运营难、专业人才缺等共性问题。
“建议(浙江)省政府加大对山区26县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深化‘浙里康养’的协同助力机制,将助力山区养老服务列入发达地区的‘山海协作’机制内容、在养老服务要素整合上向山区26县倾斜。”梁海刚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是否想过,养老和育幼可以有机融合?
在温州乐清柳市镇黄华关村,一老一小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柳市贝特幼儿园入驻该村为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每天下棋、聊天、观看影视剧之余,都能听到儿歌声和朗读声,还能跟着自家孩子一起做广播体操;幼儿教育专家团队会对孩子们进行孝亲文化、国学经典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有效弥补了传统模式中单一养老和单一育幼的不足。
如今,嘉兴桐乡市石门镇墅丰村多位老人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信息都能体现在智慧养老健康监测预警云平台上,如果老人遇到紧急情况,屏幕上会跳出其监护人信息与所在位置,村里的相关人员会第一时间前往救助。
观察、感受到浙江养老的种种新现象,循着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浙江省人大代表,天台县奥锐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艺研发总监、工程师谢晓强表示,浙江需尽快科学制定银发经济和“银色产业”相关的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体系。
“浙江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参与,采取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化措施,为银发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孵化、培育和竞争环境。”谢晓强说。
谢晓强来自农村,他也注意到,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干不了重体力活,但有作为陪护的能力,政府可以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银发经济浪潮,从事陪护工作实现再就业,促进共同富裕。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连续两年将“浙里康养”集成改革列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标志性成果,“老有康养”公共服务优享工程扎实推进。
温州乐清一处老年服务场所的健身房。傅飞扬摄“患病能够及时看、到点能够吃上饭、养老能在家门口、银龄能有新活力。”浙江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斌介绍说,浙江民政部门将从“医、食、住、行”四方面入手,加强“医得尽心”“食得暖心”“住得安心”“行得舒心”的“四心联动”系统建设,推进养老工作。(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