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金声 | 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系统升级”总钥匙

发布时间:2024-12-01 07:49:33 来源: sp20241201

  如果你想了解当前的中国经济,新质生产力是绕不开的一个词。

  中国民航局颁发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达5000亿元;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打造重大示范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以上每一项举措都是中国经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探索。新质生产力是个什么“力”?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将给中国和全球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显示,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整体生产力水平,将为中国经济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登上新台阶蓄力蓄能蓄势。

  众所周知,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果把高质量发展比喻成一套房间,新质生产力就是总钥匙。抓住总钥匙,就打开了发展新空间。

  当前,对新质生产力的相关统计还不完整,但我们可以从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行业的发展与贡献中,一窥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与贡献。

  2014年至2023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值占GDP比重由8.2%增至8.4%,年均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7.6%升至13%以上;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1.6%升至41.5%,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60%。目前,中国数字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

  新质生产力,推力强、作用大、成效显。中国将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用好这把总钥匙?

  因地制宜是关键。

  在经济学中,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必须与地区情况相适配。纵观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因地制宜”是贯穿其中的方法论。

  云贵高原的贵州贵阳市,依托气候、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2023年大数据交易额已超过20亿元,增长400%。

  长江上游的四川宜宾市,依托交通优势、绿电优势,全力打造动力电池之都,构建起从原材料、组件到电芯、整车、废旧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生态圈。

  东海之滨的福建福清市,凭借海洋风力禀赋优势,以应用场景吸引上游企业入驻,聚力发展海上风电集群。

  历史实践告诉我们:“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地区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不同、产业水平不同、优势短板各异,所适合的产业、承担的角色也各不相同。

  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如此。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不小,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整齐划一,而是要实事求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时因势各展所长。

  对传统产业集聚的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简单的“弃旧迎新”,将资源投入自身发展条件“摸不着”“碰不到”的新兴产业。而是要利用技术进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转出新活力。

  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其人力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产业体系完备,无论是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还是布局人形机器人、未来显示、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与此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新质生产力也将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各地区坚持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为世界贡献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并推动全球创新加快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我们期待,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差异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唱响“协奏曲”,孕育新动能,开拓新纵深。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