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2:05:51 来源: sp20241118
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新型储能驶入发展快车道。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530万千瓦/7768万千瓦时,较去年一季度末增长超210%。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发展新型储能”。当前工作进展如何?产业痛点怎样破解?
集中式大型化趋势
走进“百里风区”——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十三间房,一座座白色风电塔筒扎根戈壁深处。随着新疆单体规模最大的风储一体化项目首台风机日前成功并网发电,每年预计可贡献绿电约30亿千瓦时。
“当有大风来临、电网无需多余电时,可以把这里想象成一个‘超级充电宝’。”中国船舶集团哈密中船泰巽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进东告诉记者,作为当地配置储能最大的风电场,哈密十三间房百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能将多余的电吸收到储能电站,之后再将电送入大网,可有效缓解错峰用电压力,有力推动绿电保供和降碳转型。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飞轮、压缩空气储能等。“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的需求越发强烈。根据我国绿色能源生产能力进行测算,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需要控制在60亿吨标煤以内。届时,新能源装机有望超过17亿千瓦,成为装机规模最大的电源品种。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二级巡视员赵莉表示,当前,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新型储能发展得到高度重视,通过推动技术创新试点示范、强化新型储能调度运用等措施,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与多场景应用。
从装机规模看,新型储能电站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其中10万千瓦以上的项目装机占比54.8%,1万千瓦至10万千瓦的项目装机占比38.5%,不足1万千瓦的项目装机占全部装机6.7%。从储能时长看,全国新型储能项目平均储能时长2.2个小时,储能时长不足2个小时的项目装机占全部装机的12.9%,2个小时至4个小时的项目装机占比74.6%,4个小时以上的项目装机占比12.5%。
我国西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新疆、内蒙古等地已成为全国新型储能发展最快的地区。数据显示,西北地区目前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1030万千瓦,占全国29.2%,华北地区和华中地区分别以25.3%和17.5%的占比位列其后。
技术试点全面展开
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成功并网、全国产化液流电池隔膜迎来扩产、单体兆瓦级飞轮储能装置投入使用……一系列技术实现新突破,我国新型储能技术迈入世界先进水平。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介绍,新型储能涵盖电化学、压缩空气、飞轮、重力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由于各类技术路线的储能功率、时长、响应速度等特性各不相同,对应的应用场景也有所差异。需结合电力系统中实际应用需求,鼓励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
“适应能源转型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等因素共同构成了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日前举行的能源战略与民营经济论坛上,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吕盼分析,到2030年,预计新疆电力缺口将超800万千瓦,需充分发挥新型储能响应速度快、调节精度高、布局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势,以有力支撑电网运行。
试点工作正紧锣密鼓展开。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以公告形式正式发布56个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涵盖目前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包括17个锂离子电池、11个压缩空气储能、8个液流电池、8个混合储能、3个重力储能、3个飞轮储能、2个钠离子电池、2个二氧化碳储能、1个铅炭电池、1个液态空气储能。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试点围绕多元化技术路线展开,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数量占全部项目的30%,其他各类技术路线和混合储能项目数量占比为70%。边广琦表示,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是促进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进步的重要抓手,要发挥好试点示范项目的示范带动效应,促进各类技术进步。
在项目管理上,要持续跟踪项目建设进度,严控施工质量,保障示范项目安全有序实施。此外,要加大示范项目专项政策研究与支持力度,协调解决项目面临的问题,及时总结示范项目取得的先进经验,确保试点示范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在资金保障上,要加大投入保障,确保示范项目按期投产,同时要严格按照申报方案实施,遵守新型储能项目管理相关制度,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加强系统运行维护,及时编写示范项目验收报告,并定期通过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报送项目建设运行等工作情况。
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政策和管理体系不断建立健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已初步构建。但由于产业整体尚处于发展初期,各类技术路线的成熟度之间存在差异,加之商业模式与电价机制仍有待完善,部分储能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此前,《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等文件曾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为进一步优化调度运行机制,今年4月,《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正式印发,推动新型储能高效调度运用有了细化指南。
“明确调度管理范围,是新型储能科学合理调用、提高利用率的前提。”边广琦告诉记者,本次出台的《通知》对接入电力系统并签订调度协议的新型储能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各单位关于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职责,更好发挥管理合力;在具体落实上,围绕管理和技术两大着力点,对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新型储能项目单位提出相关要求。
从管理措施看,在规范并网接入的同时,要进一步优化调度方式,并加强运行管理。从技术要求看,一方面要规范接入技术要求,新型储能接入系统应符合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完成相应性能试验及涉网试验;另一方面明确调用技术要求,鼓励存量电站改造。此外,还要推动调控技术创新,加强新技术研发应用。
边广琦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完善新型储能政策体系,鼓励科技创新,持续推动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进步,不断引导各类储能科学配置和调度运用,促进新型储能调节作用发挥,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