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来论:心理健康防治,需更丰富形式更畅通渠道

发布时间:2024-11-18 15:46:30 来源: sp20241118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青少年心理问题成为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之一。心理健康作为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被忽略,不仅不利于及早介入,还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不能仅靠常规的教育引导,还需丰富形式畅通渠道。

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比如,移动互联网发展深入学生生活,部分不良信息会对学生造成影响,社会思想多元交错也让学生们的价值观受到影响;部分家庭因家长工作繁忙等原因,孩子得不到关爱缺乏温暖,也容易产生孤独感、自卑感、危机感;还有一些家长的不正确教育观念给学生造成压力。

心理问题需提前发现并及时疏导。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相应治疗,能减少对青少年的伤害,将其对生活学习的影响降至最小。现实中,家长的忽视、不重视甚至刻意回避成为了心理问题及时介入的阻碍。部分心理科医生反映,一些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孩子,家长往往觉得还能去学校就认为没事,认为“心理疾病是病但不认为需要治疗”。对学校老师而言,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往往更直观,但“说孩子心理有病似乎在骂人,家长难以接受”的情况让老师很多时候只能欲言又止。正视心理问题,积极应对心理问题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态度,唯有如此才能让青少年心理问题真正得到正视。

优化净化家庭、社会、网络环境,共筑青少年健康心理防线。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更需更多元的防治方式。建立更和谐畅通的家校联系与互动,学校建立常态化监测、沟通、处置机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心理方面问题,为改善学生心理状态提供便利;引导家长、社会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并平常心对待心理疾病;建设清朗网络空间,整治网络不良信息,对有偿代骂、恶意举报、互撕谩骂等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文化。同时,可以增加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时间、体育运动时间,也能发挥更好的心理舒缓效果。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发展。只有多方协力、多措并举帮助学生保持健康心理状态,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责编:尹深、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