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成效如何?商务部回应

发布时间:2024-12-24 09:11:55 来源: sp20241224

   中新网 11月1日电 1日,国新办就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关消费月活动情况举行发布会。

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平、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朱民介绍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关消费月活动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
记者 杨可佳 摄 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平、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朱民介绍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关消费月活动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 记者 杨可佳 摄

  会上有记者提问:现在距离国务院批准北京、上海等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已经过去了3年多,现在这项工作成效如何?下一步工作有什么考虑?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商务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指导五个城市紧扣“国际”,聚焦“消费”,突出“中心”,推动培育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目前,五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13%,中华老字号数量占全国32%,消费品进口占全国超50%,离境退税销售额约占全国80%,消费更有品质、更具活力。

  一是全球优质消费资源加速集聚。三年多来,五个城市着力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加强品牌培育,打造消费升级新高地。上海打造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过90%,国际零售商集聚度位居全球前列。北京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发挥“双奥之城”的优势,举办多项高水平的国际赛事,打造环球影城、亮马河风情水岸、朝阳国际灯光节等标志性项目,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的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7.1%。广州推动国内外原创作品在广州首演,2023年大中型演出数量居全国前列。

  二是标志性商圈建设初见成效。三年多来,五个城市加快完善城市商业空间布局,推动步行街高质量发展,推进智慧商圈建设,让消费者逛街更舒适、更便利。上海打造东西两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覆盖南京路、淮海路等核心商圈。北京高标准推动王府井、三里屯等商圈改造升级,2023年王府井的商圈客流突破1亿人次。广州改造提升北京路、永庆坊等历史文化街区,让“老味道”与“新业态”相得益彰。天津推动闲置商业载体再利用,推动金街、五大道等商圈迭代升级。重庆观音桥商圈引导百货商场、购物中心错位发展,引入了海洋馆、城市缆车、动漫文创等多种业态,单日最高客流突破百万人次。

  三是消费创新引领能力持续提升。三年多来,五个城市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消费新场景,激发市场活力。上海率先出台首发经济支持政策,做强“首发上海”等活动IP,2021年至2023年累计引进各类首店3000多家。天津推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打造安里甘艺术中心、民园西里等特色消费场景,将原天津热电厂旧址改造为购物中心,成为城市更新的典范。重庆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对民主村社区进行“留改拆增”微改造,融合咖啡店、茶馆、餐酒吧、社区食堂等新业态,让老社区焕发了新生机。

  四是国际化消费环境不断优化。三年多来,五个城市持续改善外籍人员支付环境,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让全球消费者“方便来、愿意来”。上海举办“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2024年前三季度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达到461.3万人次,同比增长1倍。北京打造蓝色港湾等入境消费友好商圈,推动重点商圈、景区、四星级以上酒店外卡POS机布设覆盖率达95%,实现外卡“拍卡过闸机”乘坐地铁,前三季度接待入境游客增长2.1倍。广州完善涉外服务,出台全国首部关于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的地方性法规。刚刚在广州举办的第136届广交会,第一期、第二期就接待了约20万来自全球各地的采购商。

  盛秋平表示,接下来,商务部将组织好消费月活动,指导五个城市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圈、展会、节庆活动,培育更多“必购必带”的商品,打造更多“必游必玩”的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编辑:曹淼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