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画不尽(古悦新喜)

发布时间:2024-12-23 01:01:57 来源: sp20241223

  图片均为清代佚名《十二月月令图(九月)》局部。

  秋风起,菊桂香,佳节又重阳。

  重阳节俗起源于上古,普及于汉代,时人刘歆所撰《西京杂记》便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之说。历史悠久的重阳节俗代代传承,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古人还将这一愿景写进诗文、留于丹青,彰显追求和谐仁爱的理想。随着文人画的发展,以重阳为题材的画作,更富笔墨情趣与诗意,从中既可体味古人的胸臆与情怀,亦可感悟重阳节俗的丰厚文化内涵。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登高,是传统习俗,也是中国人情感寄兴的一种独特方式。唐代诗人王维借民俗活动,寄托游子乡愁,成就千古名篇。清代画家石涛所作《唐人诗意图册》之一,即取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画面近景处绘有茅屋,屋中两人对坐,周边山峦起伏、秋树环绕;远景处,山峰直插云霄,营造出天高地阔之感;左上方,款题照录全诗,又署“余以范宽笔意写之”,然而山石坡陀的勾勒并非典型的“范家样”,或是画家以此表明此画追求形简意远、气象浑雄之境。此外,读画者不必深究于画中未描写古人登高实景,高士或已登高望远而归,此中国画的意韵所在,诗情与画意由此高度融合。近现代画家张大千也曾以“重阳登高”为主题挥毫泼墨。画中高士登临山顶、极目远眺,意在抒发画家怀念友人的情思,以及希冀纵情于物外的情致。正如西晋文学家左思曾云“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思接千载,正是重阳时节登高望远追求的境界。

  赏菊、饮菊花酒也是重要的重阳节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古人不仅爱赏菊,更钟情于菊花的高洁品格,他们写菊、咏菊、画菊、品菊,以秋菊寄寓超凡脱俗、高风亮节的人文情怀。以“重阳赏菊”为题绘就传世佳作的画家甚多,如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唐寅、陈淳,中晚期的徐渭、周之冕;清代的恽寿平、蒋廷锡,“扬州八怪”中的汪士慎,“海上画派”的吴昌硕;近现代的齐白石、谢公展等。他们或绘山水田园之景,展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或以双勾法、没骨法、点叶勾筋法等画法表现秋菊花容,表达赞美之情。比如,明代唐寅《东篱赏菊图》,写逸士悠然赏菊之情致,远山高耸、山石峻峭,劲松高大虬曲、雄峻刚健;近景以大斧劈皴勾斫巨石为嶂,衬显出画面的层次;两高士闲坐于石上赏菊清谈,衣纹简练,开脸高古静谧而自然;数名仆童灌菊烹茶,一派天趣盎然;黄红白菊,鲜而不俗,简劲放逸。在布局上,人物、丈松、巨石、丛菊、溪流映带依景而设,画格在雄劲中有疏秀之美,体现了画家擅长的“画笔兼诗笔”。清代任熊《花卉四条屏》之《菊石图》则着重刻画了几方湖石与数株黄紫相间的菊花。据题跋可知,此画作于重阳节前一日,花叶以水墨晕染、墨笔勾筋而成,湖石以淡墨皴擦、浓墨点苔,菊石相伴,刚柔相济,雅致脱俗。在明代沈周《重阳景图》、徐渭《重阳清趣图》等画作中,画家将菊花与肥蟹、酒坛等意象组合在一起,借饮食习俗体现传统时令观,为节日增添了别样的生活情趣。

  现代以来,九九重阳更凝聚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民族风范,成为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在节日氛围感染下,许多美术工作者将目光投向老年群体,以画笔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为新时代美术创作拓展空间,为培育社会文明风尚贡献力量。比如,臧玉琴中国画《青春当燃》,以细腻的工笔语言表现了青年志愿者为老人理发的场景,适度夸张的造型使人物身份和性格特质更加突出,大面积的暖色营造出和谐温馨的氛围,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范奕彬中国画《人间重晚晴》则以大视野将多元场景有机组合在一起,反映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画中人物众多,或在奏乐、舞蹈,或在学习插花、剪纸,构图繁而不乱,设色淡雅,体现了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对老年群体的关心之情。如今,越来越多美术工作者倾情描绘“夕阳红”美好图景,并将重阳节的深沉文化底蕴融入画卷,使作品既充满人文精神,又彰显时代风貌。

  从记录重阳习俗,到绘写佳节风物,再到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美术作品不仅为历史写照,也为现实生活添彩。当然,画家们留下的不只是艺术作品,更是笔墨精神与真挚情感。这些画作令人一边欣赏,一边感念。希望在百年、千年之后的某个重阳时节,也有人能在与这些画作相遇之时,读懂其中满载的意趣、情思。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3日 08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