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09:24:24 来源: sp20241130
观众参观第二十届“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2024毕业作品展。 孙凯芳摄(人民图片)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2024海报。 主办方供图
每年的毕业展都是各大艺术院毕业生展示学习成果与才华能力的重要舞台。近期,全国各大艺术院校2024届毕业作品展陆续亮相。展出的毕业作品,既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水粉、水彩等传统艺术门类,也有装置、影像、行为、观念艺术等现代艺术形式,体现了00后美术学子丰富多元的创作取向。青年美术学子泼墨挥毫,挥洒青春热情,用作品书写内心之感,记录社会之变,反映时代之美。
绘写人民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现实主义成为主流艺术创作风貌。美术家们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出一批名垂青史的作品,如王式廓的《血衣》、潘鹤的《艰苦岁月》等,这些作品显示了新中国美术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追求。改革开放以后,艺术风格更趋多元。近十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美术家开始重新回归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描绘生产生活场景,绘写人民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现实主义不仅是美术家的创作自觉,也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因此,在今年的艺术院校毕业展中,许多现实主义美术作品收获了观众好评。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生谭森垚的《山城棒棒军》描绘了一群生活在“山城”重庆的体力劳动者“棒棒”,他们是用一根扁担挑起整个家的挑夫,长久以来,“棒棒军”用一担担货物为重庆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画中的“棒棒”站在江岸,沐浴夕阳,眺望远方,目送货船离去。画家没有修饰人物的姿态和表情,而是还原劳动者工作一天后的状态,年纪大一些的“棒棒”坐在地上休息,年轻一些的则扶着扁担松散站着。画面右边戴着眼镜、有些发福的年轻“棒棒”和坐在地上赤膊上身的中年“棒棒”面带微笑。就像很多劳动者一样,他们热爱工作,也热爱自己的生活。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生姜同浩的《天亮了》把目光聚焦在夜间劳动者身上,比如值班保安、宵夜小贩、检修员等,他们守护夜间城市的平安,维护白天城市的运转,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常常被人忽略。作者用粗犷的雕刻手法展现夜间劳动者的力量感和生命力,他们普通、平凡却又不可或缺。人物雕塑的颜色暗沉斑驳,犹如久经风吹日晒的碑石,作者借此表现劳动者的辛劳,唤起人们对夜间劳动者的关注。
当越来越多具体的人成为美术作品的表现主体,也就意味着美术家更多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践行着艺术源于人民、艺术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
讴歌发展成就
1959年,傅抱石、关山月合绘完成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这也意味着革命浪漫主义美术走上高峰。革命浪漫主义是用浪漫主义手法歌颂革命理想,描绘革命画卷,展现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与现实主义美术不同,革命浪漫主义美术是写意的,甚至是抽象的,画家在笔触、色彩、肌理等方面运用写意手法,抒发个人情感,激发观者共鸣。在今年的毕业展中,许多青年美术学子用浪漫主义情怀和创作方法讴歌中国的发展与成就,让更多观众看到00后的感想与期盼。
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生张瑜珍的《郑律成》塑造了正在激扬指挥的朝鲜族作曲家郑律成。郑律成被誉为“军歌之父”,创作了《延安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传世经典。这件雕塑作品中,人物造型生动,富有表现力:郑律成张开双臂,双脚前倾,尽情舞动指挥棒,他背后是山川、大河、白云、红旗。作者用倾斜的不规则矩形,象征排山倒海的音乐律动,让人耳边仿佛回荡起革命年代的声响。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生宗钰的《红墙和鸣》让观众看到首都北京的城市发展与人文气质,胡同的红墙下,许多市民溜着鸟儿,玩着手机,祖孙两代人用葫芦丝和黑管吹响幸福安宁的“时代音”;画面远处是北京的众多地标,如鸟巢、中国尊等,它们汇聚在一起组成乐谱,是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缩影。
昂扬之外,也有诗意。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生伦杰豪的《晚安·璀璨焰火》描绘了在夜晚池塘边观看烟花的武警战士。这幅作品不禁让人想起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就绘画技术而言,这幅作品并不完美,稍显稚嫩,但青年美术学子的热情与真诚跃然纸上——武警战士站立在江南村落旁,和对岸繁密的灯火、烟花形成对比,动与静、亮与暗、繁与疏,两相对照,映衬着武警战士保卫村落安全的努力与付出;另一方面,观众还能从中看到新农村的繁华与热闹,感受新时代山乡巨变。
畅想未来生活
近年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5G、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自古以来,科学与艺术紧密相连,比如达·芬奇不仅是艺术家,也是杰出的发明家,对全球科学技术发展有重要贡献。中国古代画家如黄筌、李公麟、李衎等人,也皆是卓有成就的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而美术家运用画笔记录科技成果更是不胜枚举,如南唐画师卫贤的《闸口盘车图》如实还原宋代的水力磨盘,具有极高的科学史价值。到了近代,吴友如等画家又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发明和艺术想象,创作了一系列科幻性的图画,启发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遐想。今年毕业展上,许多青年美术学子借助科技手段,畅想未来生活。
四川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系毕业生焦悦的《丝绸星路》是一件元宇宙互动装置艺术作品,作者将丝绸之路上的城市和建筑化作一颗颗星辰,点缀在浩瀚“宇宙”,观众可以进入这个“宇宙”自由探索,发现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文化遗产。这件作品构思巧妙,在人类的历史长夜中,丝绸之路是点亮东西方文明的火焰之一,让不同文明得以交流和进步,作者以此为出发点,借“丝绸星路”之火点亮整个“宇宙”。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毕业生胡家博的《具身—辨人》通过机器人“predator bot”探讨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predator bot”能够主动识别观众的外貌、穿着、姿态,并形成一种认知,智能芯片再将这种认知上传至显示器并转化为文字,最终观众会在屏幕中看到机器人眼里的自己。作品体现了青年美术学子宽阔的创作视野和较高的技术能力,是科技和艺术的结合,为智能机器人的现实应用提供了可贵探索。
2024届全国艺术院校毕业展览,让观众和社会看到了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美术学子,他们正以现实主义眼光、浪漫主义情怀、理想主义态度,描绘时代画卷,畅想美好未来。
(作者系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