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育人模式 培养更多中华文化传播者

发布时间:2024-11-15 05:19:05 来源: sp20241115

原标题:创新育人模式 培养更多中华文化传播者

  在暨南大学南门,五洲学子挥手致意。资料图片

  暨南大学港澳台侨学子在四海书院中华才艺之古琴班认真学习。资料图片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期间,来到暨南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暨南大学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

   金秋九月的入学第一课,暨南大学中医学专业的新生们走进了校史馆——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这句话出自《尚书·禹贡》,也是‘暨南’二字的出处。1906年,为解决当时南洋华侨子弟无处求学的问题,暨南学堂在南京鼓楼南薛家巷创办,带着‘宏教泽而系侨情’的使命开华侨教育之先河。”随着校史馆李姝老师的讲解,这所著名侨校的百年历史在黑白照片与文献中徐徐展开。

   先辈耕耘奋斗的印记,让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学生钱柔静不由得心生敬意,“我要不负时光,学好中医,体悟中华文化,毕业时做一名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循着117年的历史传承,“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既是暨南大学始终如一的办学使命,也成为其鲜明的办学特色。截至2023年3月,暨南大学全日制学生48580人,其中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14621人,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大人”,一批又一批学子从这所湾区大学走向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走向多种形式的国际舞台,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期间,来到暨南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暨南大学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

   守正创新,继往开来。作为百年侨校,如何为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撑?日前,本报调研组走进暨南大学,探寻学校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奋进之路。

  1.深耕传统文化与国情教育,打造精品课程教材体系

   南方的秋天,阳光依然明媚炙热。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教学楼1307教室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堂氛围也格外热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为中国的发展、世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智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程京武正在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进行讲解。台下50多双专注的眼睛,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下课铃声响起,来自意大利的华侨学生范倩倩等不少同学将讲台层层围住,继续讨论,分享感悟。与同学们互动交流后,程京武赶回办公室,把同学们讨论的议题、课堂反馈记下来,方便以后优化改进教学。程京武办公桌上,还放着1000多份调查问卷,这是每学期结束前两周、新学期开学第二周分别向学生派发的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以细致了解学生们的评价和需求。这是一门专为港澳台侨学生开设的通识课,在教学团队的深耕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蜚声海内外。

   除了通识课,暨南大学还根据港澳台侨学生不同特点,自主编写《海外华人中国国情十讲》《“一国两制”与民族复兴》《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丝绸之路与中外文明交往》等国情教育教材,其对应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在选课时往往被“一抢而空”。

   多位港澳台侨学生告诉调研组,这些国情课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我们积极引导学生由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进而产生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认同,这是我们打造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编写国情教育教材的逻辑起点。”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表示,“我们要在教学中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与鲜明特色,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

   谈起《海外华人中国国情十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编写过程,时任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张振江感慨万千。

   “封闭编写过程中,大家压力很大,睡觉都在琢磨教材怎么写得更明白晓畅。”张振江说,“作为面向华侨华人学生的教材,既要充分考虑海外侨胞认知和思维习惯,让他们读得进去,又要兼顾国内的发展实际。教材要从文明入手,以中外对比的视野,站在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进行编撰。”

   暨南大学副校长、教务处处长张小欣告诉调研组,《海外华人中国国情十讲》教材的编写需要跨学科合作,为此学校整合来自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文学院、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各学科的16位专家,组成了强大的编写团队。

   从试用到正式出版,《海外华人中国国情十讲》教材深受学生喜爱。来自苏里南的华侨学生雷建南从小生活在海外,对祖籍国缺乏深入了解。选修新时代中国国情十讲课程后,他接触到这本教材,书中丰富的案例、数据、图片深深吸引着他。“这本书多方位、多维度地展示了中国的发展。我跟苏里南的朋友交流时,可以更自信、详细地介绍中国。”雷建南说。

  2.校内校外联动,鼓励学生成为中华文化传播者

   “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正午时分,暨南大学中华文化体验展示馆内,来自澳门的学生余绮韵一边引用散文名篇《三月三日茶宴序》,一边为几位同学展示茶道六君子,讲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部分。我是来暨大后才进行了系统学习。”余绮韵说,刚入学时就注意到了中华文化大讲堂开设的茶事班,特别感兴趣。因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大二时她便报名香事班,学习识香、制香。

   在暨大校园,一大批精品研习项目深入学生学习生活方方面面。

   创办于2016年的中华文化大讲堂开设有礼乐诗书、君子雅事、中华技艺等约20个文化研习班,打造了集志愿服务、学术科研、汇报演出、考察调研、互动体验等十多个内容板块的学习项目。自开办以来,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师生5万余人次,透过中华文化这扇窗,探究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乃礼仪之邦、衣冠上国。”在暨南大学中华文化体验展示馆,汉服礼仪研习班开讲。

   主讲老师是暨大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名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刘潇潇。她身着青绿绯红的高腰襦裙,配披帛,身旁整齐排列着曲裾、直裾、长袄、交领半臂襦裙……或端庄典雅,或清丽飘逸。

   “汉服是中华传统文化外在体现之一,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丰富深厚。”刘潇潇说,“我们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不单单是让同学们感受汉服的精美,更重要的是领略其中包含的文化底蕴。”

   校园里,中华文化节、中华才艺大赛、多元文化学习与交流工作坊等颇具侨校特色的文化活动百花齐放。校园外,中华文化之旅、岭南文化考察、寻根之旅等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享受到文化的浸润、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及旺盛活力。

   今年暑假,来自中国香港的学生邓宝华跟随学校的中华文化之旅国情教育研习营走进山西,古建筑的恢宏气派、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的革命烽火、太钢不锈钢厂的制造实力让她很震撼。“这是‘活’的历史,重温革命先辈光辉事迹,也让我更加明白了为什么祖国能够越来越强大。”邓宝华说。

   每年节假日、寒暑假,数千名学子组成的50多个文化考察团,用脚步丈量祖国壮阔山河,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变化。

   体验、研习、传承、推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培养计划研修营,同学们修读中华文化导赏、中华文化微型教学技能等实践课,在知识与技能的增长中,为日后助力中华文化传播储备知识、积蓄力量。

   新学期伊始,邓宝华在掐丝珐琅体验课上当起老师。今年3月,她发起成立创业学院科普志愿服务队,举办青少年掐丝珐琅体验、港澳台侨青年掐丝珐琅体验、广绣科普等11场活动,覆盖800多名学生。正是通过校内校外的丰富活动,她深深爱上了中华传统文化,并成长为一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传播者。

  3.走上国际舞台,向世界分享中国故事

   “德不孤,必有邻”“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走进暨南大学的四海艺术空间,古籍中的名句名篇都在妙趣横生的连环画中“活”起来。这里正在展出《学习用典——中国优秀经典故事全国连环画作品展》,一组组或工笔或写意的连环画让各院系师生流连忘返。

   “原来中国连环画起源于宋朝,历史这么悠久。”来自中国台湾的学生邱穗莹说,“很喜欢这种东方美学的展览,一边欣赏作品,一边记住很多历史典故。”

   “之前我还来看过‘中国景泰蓝艺术大展’,也受益匪浅。在这个小的艺术空间,我们看到了大世界。”来自中国香港的学生萧耘告诉调研组,因为参加了一场榄雕艺术分享会,同学们便自发组织成立广州榄雕保护工作组,以期为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多做些事情。

   艺术展览、非遗课堂、大师讲座……不足400平方米的空间,举办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活动,成为同学们学习之余的好去处。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青年学子营造一个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软环境。”四海艺术空间创办者、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直言,“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热爱它,才能由衷地焕发自信。”

   2022年10月8日,暨南大学在世界各国众多申请中脱颖而出,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地位。陈平教授荣任首席教席主持。更大的国际平台,让学校能更好地向全球分享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智慧。同时,来自世界各国的手工艺人、专家学者也来到暨大,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伊朗手工艺人、非洲木雕艺人在这里创作、分享,中国粤绣与匈牙利刺绣进行“指尖上的对话”……

   陈平表示,希望学生们在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学到怎样“有形有物”地讲好中国故事,怎样从容地站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国人的文化修养、文化气质。

   华文学院院长邵宜从事华文教育近30年。他与陈平有着相似体会:“暨大华文学院已成立70年,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华文教育工作,我们不能局限于语言文字教学,还要站在更大的格局上,助力中外文明对话。”

   据统计,海外的华文教育机构约有2万家。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长期为海外华校提供支持与服务。从1997年该院编写的《中文》小学第一版发行至今,此套教材在全球发行量4000多万册,已形成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完整教材体系,为全世界大多数华文学校所采用。目前,《中文》第三版已修订完成,即将出版。除了通用版外,学校还专门为澳大利亚、柬埔寨等国家华文教育开发了区域国别版教材。

   暨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中心主任张礼参与了教材编写。他说:“教材内容必须要紧随时代发展。在海外调研时,我们了解到华裔青少年非常想了解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面貌。于是,我们把从城市到乡村,从科技发展到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写进教材,展现中国风采、点赞中国力量。”

   此外,为培养更多华文教育的“本土有生力量”,暨大华文学院在印尼、新加坡、日本、意大利、泰国、荷兰等国设立十多个学历教育教学点,开展非全日制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同时,面向海外一线华文教师、华文教育管理者举办短期研修项目,开设教材及绘本编写、家庭华文教育、微视频制作、华校治理等300多门线上线下专题课程……

   为深入帮扶海外华文教育界共建、共享、共治、共研,暨南大学于2020年12月31日牵头成立“全球华校联盟”,目前,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638家华校、107家华教组织加入联盟,辐射华校2500多家。“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全球性的华文教育共同体,推动构建具有中华文明特性的华文教育体系。”邵宜介绍。

  4.经验和启示

   高校如何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助力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暨南大学结合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打出高校对外传播“组合拳”。

   深挖中华文化元素,搭建文化传播的优质平台,打造中华文化传承传播智慧高地。学校依托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国家级平台和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院等院系,整合平台与科研资源,逐步形成文化育人与文化研究的合力;依托中华才艺培训基地(舞龙、舞狮、书画、民俗),打造集学术交流、教学科研、体验培训、展示展览、传承传播的综合平台;建立中华文化体验展示馆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承与传播基地;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地位,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发挥特色学科优势,推动华文教育转型升级,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加速提升华侨华人、华商经济、华文媒体、华文教育、华文文学等“五华”学科建设水平,建设服务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涉侨优势学科平台;学校主持编写区域国别类华文教材300多本;完成澳门中学《中国语文》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打造“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和“海外华文教师证书考试”两项华文教育国家标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营造文化育人氛围,以优秀中华文化滋养海内外学子。学校出台《暨南大学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21—2025)》。组织“完美中华文化使者”评选活动,广泛挖掘、涵养港澳台及海外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的新生力量。举办中华文化之旅、岭南文化考察、中华文化节、寻根之旅等研学实践活动,为广大学生尤其是港澳台侨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中华文化研习平台。

   实现体系化,助力教育教学和传承传播。打造中华文化研究阐释体系、中华文化传播交流体系、中华文化普及教育体系和中华文化实践养成体系,为中华文化教学教育与传承传播积极贡献暨大力量。

   “暨南大学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暨南大学时的殷殷嘱托,多举措多形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表示,“我们将聚焦文化认同,推进‘两个结合’,培育更多传播中华文化的‘火种’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在文化传承创新中承担起新时代‘华侨最高学府’的文化使命。”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暨南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麦尚文;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主任苏运生,教师李伟苗、苏倩怡;记者唐一歌、吴春燕,通讯员周园)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