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2:36:32 来源: sp20241115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诺尔图湖。
巴丹吉林沙漠必鲁图峰脚下的日落景色。 新华社记者 贝 赫摄
巴丹吉林沙漠里的骆驼。
鸟类在巴丹吉林沙漠的海子里嬉戏。
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拥有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别样沙漠景观
带来多样化审美感受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地处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其中遗产地面积72万公顷,缓冲区面积89万公顷,主要保护内容为巴丹吉林沙漠湖泊自然景观及古地质、古生物化石,雅布赖山山地生态系统,以及栖息于此的以盘羊为代表的野生动物种群。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最好的植被类群及遗传种质资源等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不仅有一望无际的大漠沙海,更有被称为“五绝”的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古庙。
在这里,你能看到形态各异、复杂多样的金色沙丘,犹如一座座奇峰耸立于大漠之上,有的如新月般优雅,有的则如金字塔般壮阔,其中更有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必鲁图峰,海拔高度达1611米,相对高度达460米,有着“沙漠珠穆朗玛”之称。
巴丹吉林有世界上最大的鸣沙区,尤其是宝日陶勒盖鸣沙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鸣沙区,由于落差较高,沙峰陡峭,每当大片沙子从200多米的高处下滑时,都会带来犹如飞机起飞般的“隆隆”轰鸣声,几公里外都能清楚听到。
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极低,可在这大片的沙丘之间,却分布着144个湖泊,其中多数清澈湛蓝,但也有部分湖泊呈现出紫色、红色等炫目的色彩,沙山倒映在湖泊中,沙水天相连,蔚为壮观。这里的湖泊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入渗沙山形成贮存于沙山中的地下水,也有来自青藏高原的远源地下水补给,以及流经河西走廊的黑河形成的地下水和其他地下水的近源补给。
在必鲁图峰的西侧,则是被称为音德日图湖的咸水湖,在大片的咸水湖中有一处湖心小岛,岛上有108个泉眼,日夜不停地涌出清澈甘甜的泉水,令人称奇。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苏敏吉林湖畔坐落着一座沙漠古庙——巴丹吉林庙,寺庙气势雄伟、庄重肃穆,被称为“沙漠故宫”,建于1755年,距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当时建庙所用的一砖一瓦一木,全由几百里外的地方用骆驼驮进沙漠。
密集高大的沙山、风中低吟的鸣沙、独特的丘间湖泊、不断涌出的泉水以及典雅美观的寺庙,交错发育的组合景观和各种类型的风成地貌带来了别样风景,更给世人多样化的审美感受。
肉苁蓉、梭梭、双峰驼、水鸟等丰富的动植物生长栖息于此,为这里增添了勃勃生机,神秘且颜色鲜艳的丘间湖泊大多为咸水湖,更成为了卤虫、软体动物和部分鱼类繁盛的有利栖息地,湖泊周围还多生长着茂密的芦苇以及沙柳、沙棘等植物,为沙漠动物群落的生长提供了基础。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完好地记录和反映了区域地质构造变动、气候变化、地貌演化乃至水文地质变化特征,是全球范围内研究沙漠发育和风沙地貌过程的代表性区域。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地质背景以及受到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持续构造隆升的强烈影响,它的沙漠形成过程仍在继续,因此巴丹吉林沙漠及其遗迹为长期气候变化和沙漠形成过程提供了材料,它的规模和完整性对于了解其持续的演变非常重要。”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阿拉善右旗管理局局长梁宝荣介绍。
做好巡护工作
尽可能保持原始风貌
炎炎烈日下,两辆越野车正在翻越巴丹吉林沙漠里连绵起伏的沙丘,车上坐着的是阿拉善右旗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刘维斌,他正和同事们开展每月一次的巡护,对可能存在的盗伐、盗猎等非法活动,进行监管和制止。
“我们的管护区面积极大、地形复杂且人烟稀少,每次巡护都得5到8天,走的路基本都是山路和沙漠,经常会遇到车坏、车陷、沙尘暴等不确定因素,就算是经常巡护的老手,有时也不可避免会被困。”刘维斌说。
荒漠中气候干燥、温度极高,时常会有大风沙,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都给巡护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由于缺乏水源和食物,我们每次巡护都得携带足够的饮用水和食物,且荒漠中交通和通讯设施不发达,如遇被困,会面临无法及时得到帮助的风险,我们便采取两辆车结伴同行,互相救援照应。”刘维斌告诉记者。
同时,为保障巡护人员的安全,保护中心还会定期培训,让巡护人员能够采取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和正确识别荒漠生态问题。“我们为巡护人员配备了卫星电话以及车辆自救工具等,所有巡护人员必须能够熟练运用卫星地图,以提高生存和应对能力。”刘维斌介绍。
在保证每月1次的巡护基础上,队员们还会进行日常的动态巡护,并结合下发保护地疑似问题线索点位、绿盾点位等,核查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等造成的图斑变化,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自然遗产保护最重要的就是最大程度限制人为因素的干预,尽可能保持自然遗产地的原始风貌,除管理需要和经批准的科学考察外,原则上禁止任何人员进入、干预、破坏遗产地。”阿拉善右旗林业草原和荒漠防治局副局长张兆鑫表示。
当地计划把大部分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以外,充分利用好自然保护区一般控制区,在一般控制区开展游览、体验等观光活动,坚决杜绝在生态核心区开展旅游活动。
“作为属地林草部门和自然遗产保护地管理部门,我们首先要做好的是自然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而在不影响自然遗产保护的前提下,配合文旅部门作出适当旅游开发。”阿拉善右旗林业草原和荒漠防治局局长姚孝德表示,“从而实现遗产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做好生态保护
呵护一草一木一沙一湖
7月31日,来自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18所院校的102名师生,来到了巴丹湖畔参加“发现计划”2024年两地高校地理学联合实习,对“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的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等诸多方面开展实地科学考察。
作为此次活动的带队老师,兰州大学冰川与沙漠研究中心主任李卓仑教授是巴丹吉林沙漠的“常客”,每年他都会来到巴丹吉林沙漠开展科学研究与野外实践教学。“沙漠地区的生态保护,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是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如何保护荒漠生态系统。”李卓仑说,“巴丹吉林沙漠的常年积水湖泊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在不同的季节湖水颜色会发生变化,同时在降水稀少的沙漠腹地常年积水。我以后还会组织老师学生们进行野外实习与科学考察活动,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长期的研究和监测,为更好地保护这里提供科学依据。”
“我是第一次来巴丹吉林沙漠,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很神奇,我将做好相关数据研究和观测,让更多人了解并宣传保护好这里。”香港浸会大学学生林彩禄说。
当地还将加强对沙丘、湖泊、植被等自然价值和要素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实施适应性管理,并建立健全遗产地监测系统和数据库,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和治理措施。同时,加强社区参与,让更多当地群众参与到保护、共管、监测和公众教育的队伍中。
在巴丹吉林沙漠中,至今还生活着几十户牧民,他们数代人生活于此并守护着自己的家园。阿拉善右旗雅布赖镇巴丹吉林嘎查牧民哈斯巴雅尔的家,就在巴丹吉林沙漠中的庙海子附近。“每年春天湖边都会有很多水鸟停留,平时周边也有很多野生动物,它们是牧民们的邻居,保护好野生动物和环境是我们所有牧民的职责。”哈斯巴雅尔说。
李敬元也是巴丹吉林嘎查牧民。2018年,他在庙海子附近开了一家民宿,收入一直不错,去年他又新建了8个蒙古包接待游客,他知道,来这里的游客都是为了欣赏巴丹吉林沙漠的美景,它的美丽更需要来这里的每个人共同呵护。“在巴丹吉林沙漠生活的人都有一个习惯,自己的生活垃圾或者开车沿途看到垃圾都要把它捡起来带出去。申遗成功后,应该会有更多的游客来到巴丹吉林沙漠,我们更要保护好这里。”李敬元说。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仅填补了我国在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的空白,而且能更好地对巴丹吉林沙漠生态进行保护,增强保护和治理沙漠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阿拉善右旗积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制定了《阿拉善右旗自然保护区监管制度》《阿拉善右旗自然保护区资源巡护管理制度》等,使巴丹吉林沙漠保护工作上升到法律和制度层面,高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沙漠保护管理体系。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历时7年,过程十分不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保护和管理力度,坚持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呵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湖,把‘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这张名片打造得更加亮丽。”梁宝荣表示。
(王晓春参与采写)
链接***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于2020年正式申报世界遗产。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巴丹吉林沙漠地处阿拉善高原,属中国西北极干旱的温带荒漠地区,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和第二大流动沙漠。该地区以连绵起伏的高大沙山和丘间众多湖泊而闻名,展示了沙漠景观不断变换的地质和地貌特征。巴丹吉林沙漠的重要标志包括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相对高度达460米)、最密集的沙漠湖泊、最广阔的鸣沙区域,以及多样的风蚀地貌。如此独特的景观展现了巴丹吉林沙漠非凡的自然美学价值,展示着地球上重要、典型且持续的风沙地貌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生物栖息地。
(据新华社电)
(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由阿拉善右旗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编:袁勃、赵欣悦)